近期, Temu正在经历一场重大转型。
受美国政府加征关税、取消小额包裹免税等一系列政策影响,这家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平台不得不作出调整,宣布将全面转向美国本地履约模式,由美国本地卖家负责订单处理与发货,同时暂停中国直邮至美国的服务。
关税压力下,Temu加速转型
早在今年4月,Temu就在官网发布公告,表示因应全球贸易规则变化及关税调整,将于4月25日上调部分商品价格。
然而在最新声明中,Temu明确表示,并不会简单通过涨价转嫁成本,而是通过调整履约模式和供应链体系来积极应对。
为了配合这一战略调整,Temu加快了在美国本地招募卖家的步伐,计划通过扩大本地供应链体系,提升订单履约效率,稳定商品价格,同时优化用户体验。这一转型也意味着,Temu在美国市场的经营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。
在具体商品层面,近期大量原本通过中国直邮发货的商品,在Temu平台上被标记为“无库存”,用户只能购买由美国本地仓库发货的商品。
虽然过渡期曾因加收高额进口费用导致商品价格一度大幅上涨,但目前通过本地发货已不再收取额外进口费用,用户购物体验更加稳定顺畅
Y2模式推出,重构供应链逻辑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本地履约,Temu近期还推出了备受关注的Y2模式,被视为应对政策变局的重要战略举措。
Y2模式通过“国内仓→空运→美国清关→平台面单配送”的履约链路,将整体物流时效压缩至14个工作日(备货9天+配送5天)。虽然速度不及亚马逊FBA的72小时履约,但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尤其适合价格敏感、对时效要求不高的商品。
这一模式的推出,为此前因关税上涨被迫退出美国市场的低价卖家,提供了重新入场的机会。
同时,Y2模式要求卖家根据销售数据灵活调整发货量,反向倒推供应链响应速度。例如,服装类卖家可以通过AI测款降低试错成本70%,而3C品类卖家则可依托海外维修点实现本地化售后支持。这种“小单快反”的供应链能力,将成为未来跨境竞争中的关键优势。
不过,Y2模式具体如何发货、如何在新模式下实现销量增长,目前仍是许多卖家需要进一步摸索的问题。
全球布局同步加速
事实上,Temu对于美国市场依赖的削弱,并非仓促应对,早在去年便开始有计划地推进。平台积极调整全球战略,将业务重心逐步从美国扩展至欧洲、中东、拉美等新兴市场。
为降低美国关税上涨带来的影响,Temu此前已上线了全托管一键转半托管功能,以及全托管与半托管同款绑定功能,帮助卖家灵活适应不同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,降低经营风险。
与此同时,在非美国站点,Temu也通过推出非欧美资质豁免政策,让中东、拉美等地区的商家在无繁琐资质要求的前提下,快速入驻并开展业务。
对于广大跨境卖家而言,这不仅是一次政策红利,更是用低成本撬动新兴市场增量的绝佳机会。
新政策变数与未来机遇
如果未来美国关税政策出现松动,Temu及其他跨境电商平台的成本压力有望显著缓解,美区业务的恢复和扩展也将提速。同时,Temu当前在新兴市场的布局优势,将为其进一步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不过,新兴市场的红利窗口期并不会无限持续。跨境企业需要在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中,灵活优化布局,提前打好供应链基础,以应对未来更多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局。
行业竞争加剧,Temu面临新挑战
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下,Temu不仅需要面对美国本地电商巨头亚马逊、沃尔玛的激烈竞争,还需在全球市场中不断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用户服务体验。由于平台品类更杂、供应链复杂度更高,Temu在整体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阵痛期。
相比之下,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由于聚焦单一品类且供应链更加灵活,在此次关税波动中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与抗压能力。
未来,Temu要想持续保持增长,必须在本地化履约、供应链优化、新兴市场深耕等多个维度同时发力,真正实现全球布局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突破。